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

党建: 坚持立德树人 推进铸魂育人 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新局面

党建
党建 
坚持立德树人 推进铸魂育人 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新局面
Apr 24th 2019, 00:00, by 人民网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发展方向。中国政法大学党委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重要讲话精神,对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了全面部署,明确三项重点要求(加强顶层设计,确保学习贯彻的系统性;把握重点难点,提高学习贯彻的针对性;狠抓责任落实,确保学习贯彻的实效性),力求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落到实处,不断开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新局面。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兴办法学教育为传统、以培养法治人才为己任的政法类院校,具有鲜明的政治定位和学科特色。长期以来,我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逐步形成了"坚持四个重点,做好质量攻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即把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把思政课教师作为重点队伍、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不断提高学校思政课质量与水平。

我校坚持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对标对表教育部思政课建设标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和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在改革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久久为功、常抓不懈,力求把办好思政课的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在改革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

建立起"五位一体"的工作运行机制。学校建立起了党委统一领导、思政课教指委总体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主导、教研室(研究所)具体实施、课程组(教学团队)协同推进的工作运行机制。其中,党委对思政课建设负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校长负有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基本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

建立起"五个优先"的政策保障体系。经费划拨优先向思政课教师倾斜;职称评聘政策优先向思政课教师倾斜,单独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序列,不断优化教师职称结构;教师招聘指标优先向思政课教师倾斜,根据队伍建设实际情况投放专门指标用于充实思政课教师队伍;教育培训项目优先向思政课教师倾斜,积极推荐思政课教师参加教育部、北京市哲学社会教学科研骨干培训,鼓励思政课教师挂职锻炼、海外访学、在职研修等;优秀领导干部优先向马克思主义学院配备,选齐配强学院领导班子,高标准选任教研室(研究所)负责人,根据工作需要和学科相关性,选派校领导兼任学院院长。

突出"三个新",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突出"课程新",我校入选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基地,首开研究生公共学位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这一课程被北京市纳入市级思想政治理论课,面向在京高校研究生开放选修。同时开设本科生通识主干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当代中国"。突出"形式新",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探索运用"微课堂+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大力开展慕课建设,推广思政课微信公众号,开展课堂实践教学,成立全校性学生社团组织"知行社",等等。突出"服务新",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和资源优势,组织成立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教师宣讲团,已在校内外开展宣讲95场次,深受师生欢迎与社会好评。

把好"四个关口"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把教师政治关,学校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加强年度考核和职称评定的政治把关和政治导向;合理确定教师选聘条件,严把教师入口关;建立授课督导反馈制度,严把授课质量关,通过教师集体备课、互相听课评课、在学生中进行满意度测评、邀请学校督导员指导等方式,提升授课质量,提高学生满意度和获得感;认真落实教师培训制度,打通素质能力提升关,提高教师考核评聘培训要求,将聘期内参加一定课时的业务培训作为新入校教师、中青年教师聘期考核的必要条件,实现校内外各级各类培训全覆盖。

增强亲和力和针对性,提升思政课质量

处理好软指标与硬约束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对思政课教师的"六要"新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好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并提出了"八个相统一"的明确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因此,我们要对照"六要"新要求建立健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明确专兼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准入、培育、考核和退出机制,并对照"八个相统一"研究制定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行动方案,真正做到把"软指标"变为"硬约束"。

处理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思政课程"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课程思政"是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集中体现。"课程思政"要主动融入思政课程的元素,又要发掘育人资源,二者共同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鲜明的政治底色和意识形态属性。从促进二者有机融合、互鉴互促的维度来看,要大力开展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中心的交叉学科研究,形成育人合力。

处理好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强调,"要打破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体制壁垒,将实际工作部门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引进高校",指出"法学专业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做好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同时,深入了解法律实际工作,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多用正能量鼓舞激励学生",并勉励学生"要充分发挥青年的创造精神,勇于开拓实践,勇于探索真理"。因此,要引导教师和学生主动深入社会实践、经受实践锻炼,特别是要为思政课教师参与社会考察、岗位挂职锻炼提供更多机会和政策保障,引入更多社会实践教学资源,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

处理好思政课教育与职业伦理教育的关系。大学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从忙于学业到从事职业的转型阶段,也是其思想政治素质向职业伦理素养并轨的过渡环节。职业伦理水平的好坏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要准确把握思政课教育和职业伦理教育在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上的一致性,把职业伦理教育纳入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的核心课程,把开展职业伦理教育作为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精心培育"德法兼修、明法笃行"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在中国政法大学的积极推动和倡议下,2018年"法律职业伦理"课程分别被教育部高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法律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列入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修课,为提高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者:胡明,系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